Saturday, January 13, 2007

麴人與製酒

在濕冷的冬夜裡,喝一口溫過的梅子酒,
享受酒精入胃之後升上來的一股暖洋洋的氣息,
不但讓人精神為之一振,
抱怨天氣的壞心情也可稍稍獲得紓解。

***麴的歷史***
「酒」,這種味道辛辣刺鼻的神奇飲料,
不論在西方或東方,都有悠久的製造傳統。
起初,人們並不知道為什麼富含糖質的食物 (如稻米、大麥),
儲放久了會產生芳香的酒精味。
而且,產生酒味並不是一種常見的現象,
大多時候,食物放久了是會腐爛發臭的。

不過漸漸的,人們發現,
如果將煮熟的麥子揉捏成糰,堆放在空氣不流通的乾淨房間中,
幾天過後。麵糰滋生出酒精芳香的機率就會大大的增加,
甚至還可以拿這些「成熟的麵糰」與熟米、清水混合,
製造出更多具有酒精味道的飲料呢。

這些「成熟的麵糰」,中國自古以來稱為「麴餅」或簡稱「麴」。
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一般的麵糰放在密閉的房間中會「成熟」變成「麴」
但中國古人仍然發展出一套神話儀式,用來「促進」麴的生成。
在儀式中他們不但會用貢品祭祀,念誦「祝麴文」,
還會請人假扮「麴王」用以斥退四方蟲鼠鬼魅,
甚至在製麴的房間中捏幾尊的「麴人」,象徵製麴的工人。

身為二十一世紀現代人的我們,也許會覺得古人這麼做很無知,
因為從顯微鏡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微生物(通常是酵母菌或黴菌)
將糖類發酵生產出酒精的情況。
但別忘了,沒有顯微鏡的古人利用經驗法則,
仍然精心佈置出利於製酒的微生物生長的環境,
這也是很不簡單的。

***小麴人啊,你到底「生作什麼款」?***
然而我最感到好奇的是: 那些捏成「麴人」的小泥偶(是泥作的嗎? 還是其他材料?),
到底長成什麼樣子呢? 有五官嗎? 是胖還是瘦? 手裡有沒有拿著「製麴的工具」?

在網路上搜尋的結果,
找不到小麴人的樣貌,
(畢竟現在流行一句話:「沒圖沒真相。」)

不過卻發現,原來「麴人」是古代周朝就有的官職,
負責製酒與祭祀(因為祭祀要用到「酒」),
算是頗為重要的職位。
負責製麴的「麴人」,
也有以「麴」當作姓氏而繁衍下來的呢!

下次如果聽到有人姓「麴」,
我可能會上前討教討教製酒的方法XD!!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