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這輩子最口渴的經驗,
就是在艷陽下狂打兩小時籃球後,
將嘴巴接在洗手槽的水龍頭下,痛飲自來水的滋味。
哈! 真是井底之蛙哪!
跟堪稱世紀冒險家的 斯文‧赫定 比起來,
簡直是小巫見大巫。
這位老兄行遍中亞地區,
年紀輕輕就計畫組隊橫越塔克拉瑪干沙漠,
打算尋找埋藏在黃沙底下的古代城市。
然而才出發沒幾天就深陷無盡的沙海之中。
水罐漸漸減少,駱駝也漸漸走不動,
甚至連帶去的狗兒都跑了。
這時候,每人每天只分的到兩杯清水,
咕嚕一聲只夠滋潤喉嚨,
挖井見不著水,連看似會帶來雨水的黑雲都背離他們而去。
到後來,甚至「只要是流體的東西都好」,
割破綿羊的喉嚨,喝血吧!
赫定在他的筆記中寫下這段經驗:
「紅褐色的羊血腥臭難聞,流動緩慢而且黏稠,
很快就凝結成血塊。
手下們大口吞下肚去,我也試了一下,
但腥味令我作嘔。
而且我的喉嚨太過乾燥,
血塊卡在喉嚨裡,我只好趕緊吐了出來。」
故事的最後,他遇上沙漠邊界的綠洲,興奮地跳入水中狂飲。
其他同伴可就沒這麼幸運了......
Thursday, February 15, 2007
Monday, February 12, 2007
我的任性史
*我曾經是乖寶寶
由於父母親都在家裡附近的國中當老師,
我從 小學到國中都生活在很強的生活規範之下,
唸書好像變成一種很習慣的責任,
玩樂的行為就這樣漸漸被抹上莫名的罪惡感。
國中畢業後,我考上台北市的松山高中,
開始三年的通學生涯。
由於自己的資質不佳,光是考進班上前十名就讀得非常吃力,
所以始終無法放開身心跟別人一起去玩社團、唱KTV、看電影,
幾乎什麼也沒玩到就這麼畢業了。
(期間暗戀過一個高一同班的女生,
但我根本沒勇氣告白<---「慘綠少年」)
畢業紀念冊上面,同學還開玩笑地寫著對我的印象:
「讀書誠可貴,讀書價真高,若為讀書故,什麼都可拋」T_T
其實我哪喜歡讀書? 我根本跟不上進度啊 >_< !
看看我大學聯考的成績就知道了:
第一年考上中國醫藥學院藥學系,
第二年重考,進步二十分以內@@,考上台灣大學森林系。
*第一次任性事件
重考班的生活既無聊又辛苦,
唸書的動力不高,對人生的期望懵懵懂懂,
最後選系的時候選了一個自以為可以「到國家公園當解說員的系」。
那是我第一次在人生中體會到「興趣」這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力量。
這種力量真的害我虛度好幾年的光陰。
總之,老爸那時真的是氣炸了,只差沒把我當場掐斃而已,
這是我第一次的任性選擇。
*第二次任性事件
到了大學,一切都很新鮮,
玩系籃、夜唱、夜遊、住在學校宿舍天天吃宵夜、玩電動、看免費電影,
彷彿自己上了大學,人生就無拘無束了似的。
但是我對森林系的興趣卻變淡了,於是又想到轉系這件事。
由於大一的成績不錯,
大二開始我變成「農業化學系」的學生。
這個系,有點像食品系與化學系的雜交後代,
以前也有過頗為風光的過去,
據說二十年前台灣的味精量產,就是農業化學系的研發成果。
然而,大二與大三永遠搞不完的實驗課,卻使我身心俱疲。
有機化學、分析化學、物理化學、食品化學、營養化學、農產品分析......
每個科目都要做實驗、寫實驗報告,
花去我不少時間,也將我對科學的興趣降到冰點。
(當然,我大二的時候因為跟不上進度差點被二一,也是很有關係的)
大四的時候我決定考新聞所,(當時以為自己喜歡當記者的工作......well....「興趣」...)
還特地跑去國X補習班補習。
老爸再次氣炸,不過因為當時我人在宿舍,顯然炸不到......
考試結果,五間研究所全部槓龜,
我只好帶著大學時期就養的三隻貓落魄返回基隆的家。(延畢...)
我爸一開始堅持要把貓送掉,
引爆一場家庭革命,
在我幾乎以性命要脅的情況下,
老爸只好叫我搬回附近的舊家一個人跟貓住。
*第三次任性事件
然後,我決定考台大畜產所(well......「興趣」這鬼東西又來了...)
老爸再次氣炸 (這是我第三次「任性」了......anyway...)
由於考不上的話我就要去當兵,貓咪也會流落街頭,
想到那種悽慘的結果,我拿出死命K書的精神終於在隔年考上研究所。
(圖: 氣炸的老爸)
http://www.wretch.cc/album/show.php?i=cakesummer&b=3&f=1747243211&p=28
*尾聲
進入研究所我一邊做實驗,一邊開始耳聞台灣經濟、產業的蕭條狀況。
撤資、轉進、裁員,各種故事在我眼前上演。
也許是我年紀也該到了,
「工作」與「經濟獨立」的慾望總算壓過「興趣」這個虛無飄渺的東西。
總之,我發覺: 「研究所畢業照樣沒有好工作可做。」
於是轉而開始準備國家考試。
當公務員絕對無法稱做為「興趣」,但卻是有穩定薪水的「工作」。
任性的我,終於被自己delete掉了。
目前我對「興趣」這兩個字的思考如下: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cakesummer&article_id=10559820
研究所三年級的現在,我如願考上國考(我延畢了.....@@"),
總算可以安撫一下患有超級神經焦慮症的老爸。
「爸! 這幾年您真的辛苦了,兒子以後會好好孝順您的...orz」
由於父母親都在家裡附近的國中當老師,
我從 小學到國中都生活在很強的生活規範之下,
唸書好像變成一種很習慣的責任,
玩樂的行為就這樣漸漸被抹上莫名的罪惡感。
國中畢業後,我考上台北市的松山高中,
開始三年的通學生涯。
由於自己的資質不佳,光是考進班上前十名就讀得非常吃力,
所以始終無法放開身心跟別人一起去玩社團、唱KTV、看電影,
幾乎什麼也沒玩到就這麼畢業了。
(期間暗戀過一個高一同班的女生,
但我根本沒勇氣告白<---「慘綠少年」)
畢業紀念冊上面,同學還開玩笑地寫著對我的印象:
「讀書誠可貴,讀書價真高,若為讀書故,什麼都可拋」T_T
其實我哪喜歡讀書? 我根本跟不上進度啊 >_< !
看看我大學聯考的成績就知道了:
第一年考上中國醫藥學院藥學系,
第二年重考,進步二十分以內@@,考上台灣大學森林系。
*第一次任性事件
重考班的生活既無聊又辛苦,
唸書的動力不高,對人生的期望懵懵懂懂,
最後選系的時候選了一個自以為可以「到國家公園當解說員的系」。
那是我第一次在人生中體會到「興趣」這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力量。
這種力量真的害我虛度好幾年的光陰。
總之,老爸那時真的是氣炸了,只差沒把我當場掐斃而已,
這是我第一次的任性選擇。
*第二次任性事件
到了大學,一切都很新鮮,
玩系籃、夜唱、夜遊、住在學校宿舍天天吃宵夜、玩電動、看免費電影,
彷彿自己上了大學,人生就無拘無束了似的。
但是我對森林系的興趣卻變淡了,於是又想到轉系這件事。
由於大一的成績不錯,
大二開始我變成「農業化學系」的學生。
這個系,有點像食品系與化學系的雜交後代,
以前也有過頗為風光的過去,
據說二十年前台灣的味精量產,就是農業化學系的研發成果。
然而,大二與大三永遠搞不完的實驗課,卻使我身心俱疲。
有機化學、分析化學、物理化學、食品化學、營養化學、農產品分析......
每個科目都要做實驗、寫實驗報告,
花去我不少時間,也將我對科學的興趣降到冰點。
(當然,我大二的時候因為跟不上進度差點被二一,也是很有關係的)
大四的時候我決定考新聞所,(當時以為自己喜歡當記者的工作......well....「興趣」...)
還特地跑去國X補習班補習。
老爸再次氣炸,不過因為當時我人在宿舍,顯然炸不到......
考試結果,五間研究所全部槓龜,
我只好帶著大學時期就養的三隻貓落魄返回基隆的家。(延畢...)
我爸一開始堅持要把貓送掉,
引爆一場家庭革命,
在我幾乎以性命要脅的情況下,
老爸只好叫我搬回附近的舊家一個人跟貓住。
*第三次任性事件
然後,我決定考台大畜產所(well......「興趣」這鬼東西又來了...)
老爸再次氣炸 (這是我第三次「任性」了......anyway...)
由於考不上的話我就要去當兵,貓咪也會流落街頭,
想到那種悽慘的結果,我拿出死命K書的精神終於在隔年考上研究所。
(圖: 氣炸的老爸)
http://www.wretch.cc/album/show.php?i=cakesummer&b=3&f=1747243211&p=28
*尾聲
進入研究所我一邊做實驗,一邊開始耳聞台灣經濟、產業的蕭條狀況。
撤資、轉進、裁員,各種故事在我眼前上演。
也許是我年紀也該到了,
「工作」與「經濟獨立」的慾望總算壓過「興趣」這個虛無飄渺的東西。
總之,我發覺: 「研究所畢業照樣沒有好工作可做。」
於是轉而開始準備國家考試。
當公務員絕對無法稱做為「興趣」,但卻是有穩定薪水的「工作」。
任性的我,終於被自己delete掉了。
目前我對「興趣」這兩個字的思考如下: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cakesummer&article_id=10559820
研究所三年級的現在,我如願考上國考(我延畢了.....@@"),
總算可以安撫一下患有超級神經焦慮症的老爸。
「爸! 這幾年您真的辛苦了,兒子以後會好好孝順您的...orz」
Wednesday, February 07, 2007
從零開始,考上國考(淚T_T)
此篇並不描述我準備單一考科的方法,
希望對所有應考人都能有所幫助。
* 準備考試的心態
國家考試的錄取率只有約3%,視情況有時可能更低。
一百個人裡面只有三個能錄取,每次一想到這個殘酷的現實,
我都有一種想放棄考試的沮喪感。
但是,一想到考取公職對自己與家人的重要性,
我就知道非得把這種沮喪的感覺放下不可。
「既然已經知道非考取公職不可,
何不放下所有消極的想法,
轉而專心準備考試,增加考上的機率呢?」
每次沮喪的感覺出現的時候,
我就用上面這段話說服自己繼續唸下去。
*選定考科
這真的是困難的抉擇,只能各憑運氣了。
*我的知識背景
這段整理一下我自己考研究所的經歷。
考研究所的過程中,
我摸索出一套準備考試的方法,
而我也是用這套方法來準備國家考試的。
時間回到我大四那年。
因為對新聞事業的憧憬,我決定報考新聞研究所,
當時聽信補習班的話,以為跟著補習班準備就能考上,
但是考期真正逼近的時候才發覺與想像中有很大一段差距。
因為我沒從來沒寫過申論題,對於這種考試方式非常非常地不習慣,
再加上準備方式錯誤,報考的五間研究所全部都摃龜了。
那時接到成績單感覺非常羞愧,每科成績都非常悽慘,
很對不起父母付的那幾萬塊補習費。
(尤其當時老爸非常不贊成我考新聞所,但是仍然幫我出了補習錢)
總之,考新聞所唯一的收穫就是讓我學會申論題的答題方法。
大學延畢的這一年,我決定考台大畜產所。
由於所有考科都是我自己沒碰過的新科目,
一切都須從零開始。
準備分為幾個階段:
1.分析考古題,了解考試方向。
2.找出最重要的那幾本 textbook,並熟讀之
3.寫堆積如山的讀書筆記,並有效地整理背誦。
4.將筆記濃縮,使之適合用於答題
最後放榜時我如願考取,
(如果沒考上就要去當兵,
而從大學時代就陪伴我的三隻貓也沒人照顧了,非常非常悽慘。
看到榜單我整個人實實在在鬆了一口氣。)
總之,我對這套準備方法有了信心。
後面的段落會說明我的準備方式。
*建立最基本的讀書架構
國家考試與研究所考試有很多兩個共同點 :
1.考科範圍很大,必須靠考古題來猜測考試的方向。
2.以申論題的考法為主,答題技巧非常重要。
首先是「考古題」這方面。
當考試的範圍大無邊際的時候,
分析考古題不但可以知道考試趨勢,
而且讀書的時候才不會到處都是重點,
如此可以節省很多時間。
其次是申論題的出題方式。
要回答申論題,不但必須建立自己的讀書筆記,
也必須培養累積、整理筆記的能力,
不斷增加知識的深度與廣度,才能答的好,拿高分。
*我的讀書方法
要精通一個陌生的科目必須經過幾個階段:
1.找出重要的textbook (分析考古題,向本科系的朋友打聽,上網查詢...etc)
2.略讀整本書,明白該科的知識架構,以作為筆記分類時的參考
3.精讀textbook。可以先念緒論,或從考古題最常考的部份念起。
累積最重要的考試資本==>讀書筆記
4.利用一切所能用的記憶方法,將讀書筆記的內容記在腦子裡。
5.大概整本書都做過一次筆記之後,
開始唸第二次,並參考其他相關書籍,
作第二次筆記。
6.此外,可從電視或網路了解一下相關時事,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技術性的細節詳見此
原則上,所有的努力都放在累積讀書筆記上面,
考申論題的時候只有這份筆記救得了自己。
寫筆記的時後如果能花點心思寫成答申論題的架構,
(例如條列式,或精簡用詞)
可以節省以後複習的時間。
不過重點是自己容易記憶。
(畫圖、編口訣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)
*這裡附帶說說我去年高普考沒考上的心情
還記得看到榜單時整個人覺得非常無力。
一股想爆破整個世界的衝動傾巢而出,
無力加上憤怒真的是我當時心境的最佳寫照。
我努力、我來考、我落榜......
就算是凱薩也會留下英雄淚,何況我只是微不足道的普通人。
整整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重新振作拿起書本。
*我的考試方法
1.寧可多寫,絕不少寫。(如果害怕多寫多錯,那就寫自己確定對的部份)
==>將自己讀過的筆記全部「倒」出來吧!
2.考過的題目不要放掉,上一節出過的題目,下一節課可能還是會沾到邊!
==>由於各考科多少有相關性,考完的題目不要疏忽掉。
3.條列式,簡明為主,但不可空洞化。
如果tectbook上剛好有相關的圖,可以依樣畫上,應該能加分的!
4.寫考卷的時候以一頁一題為主,這樣檢查的時候萬一有漏還可補充。
(這是我的寫法,可能不一定對)
希望對所有應考人都能有所幫助。
* 準備考試的心態
國家考試的錄取率只有約3%,視情況有時可能更低。
一百個人裡面只有三個能錄取,每次一想到這個殘酷的現實,
我都有一種想放棄考試的沮喪感。
但是,一想到考取公職對自己與家人的重要性,
我就知道非得把這種沮喪的感覺放下不可。
「既然已經知道非考取公職不可,
何不放下所有消極的想法,
轉而專心準備考試,增加考上的機率呢?」
每次沮喪的感覺出現的時候,
我就用上面這段話說服自己繼續唸下去。
*選定考科
這真的是困難的抉擇,只能各憑運氣了。
*我的知識背景
這段整理一下我自己考研究所的經歷。
考研究所的過程中,
我摸索出一套準備考試的方法,
而我也是用這套方法來準備國家考試的。
時間回到我大四那年。
因為對新聞事業的憧憬,我決定報考新聞研究所,
當時聽信補習班的話,以為跟著補習班準備就能考上,
但是考期真正逼近的時候才發覺與想像中有很大一段差距。
因為我沒從來沒寫過申論題,對於這種考試方式非常非常地不習慣,
再加上準備方式錯誤,報考的五間研究所全部都摃龜了。
那時接到成績單感覺非常羞愧,每科成績都非常悽慘,
很對不起父母付的那幾萬塊補習費。
(尤其當時老爸非常不贊成我考新聞所,但是仍然幫我出了補習錢)
總之,考新聞所唯一的收穫就是讓我學會申論題的答題方法。
大學延畢的這一年,我決定考台大畜產所。
由於所有考科都是我自己沒碰過的新科目,
一切都須從零開始。
準備分為幾個階段:
1.分析考古題,了解考試方向。
2.找出最重要的那幾本 textbook,並熟讀之
3.寫堆積如山的讀書筆記,並有效地整理背誦。
4.將筆記濃縮,使之適合用於答題
最後放榜時我如願考取,
(如果沒考上就要去當兵,
而從大學時代就陪伴我的三隻貓也沒人照顧了,非常非常悽慘。
看到榜單我整個人實實在在鬆了一口氣。)
總之,我對這套準備方法有了信心。
後面的段落會說明我的準備方式。
*建立最基本的讀書架構
國家考試與研究所考試有很多兩個共同點 :
1.考科範圍很大,必須靠考古題來猜測考試的方向。
2.以申論題的考法為主,答題技巧非常重要。
首先是「考古題」這方面。
當考試的範圍大無邊際的時候,
分析考古題不但可以知道考試趨勢,
而且讀書的時候才不會到處都是重點,
如此可以節省很多時間。
其次是申論題的出題方式。
要回答申論題,不但必須建立自己的讀書筆記,
也必須培養累積、整理筆記的能力,
不斷增加知識的深度與廣度,才能答的好,拿高分。
*我的讀書方法
要精通一個陌生的科目必須經過幾個階段:
1.找出重要的textbook (分析考古題,向本科系的朋友打聽,上網查詢...etc)
2.略讀整本書,明白該科的知識架構,以作為筆記分類時的參考
3.精讀textbook。可以先念緒論,或從考古題最常考的部份念起。
累積最重要的考試資本==>讀書筆記
4.利用一切所能用的記憶方法,將讀書筆記的內容記在腦子裡。
5.大概整本書都做過一次筆記之後,
開始唸第二次,並參考其他相關書籍,
作第二次筆記。
6.此外,可從電視或網路了解一下相關時事,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技術性的細節詳見此
原則上,所有的努力都放在累積讀書筆記上面,
考申論題的時候只有這份筆記救得了自己。
寫筆記的時後如果能花點心思寫成答申論題的架構,
(例如條列式,或精簡用詞)
可以節省以後複習的時間。
不過重點是自己容易記憶。
(畫圖、編口訣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)
*這裡附帶說說我去年高普考沒考上的心情
還記得看到榜單時整個人覺得非常無力。
一股想爆破整個世界的衝動傾巢而出,
無力加上憤怒真的是我當時心境的最佳寫照。
我努力、我來考、我落榜......
就算是凱薩也會留下英雄淚,何況我只是微不足道的普通人。
整整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重新振作拿起書本。
*我的考試方法
1.寧可多寫,絕不少寫。(如果害怕多寫多錯,那就寫自己確定對的部份)
==>將自己讀過的筆記全部「倒」出來吧!
2.考過的題目不要放掉,上一節出過的題目,下一節課可能還是會沾到邊!
==>由於各考科多少有相關性,考完的題目不要疏忽掉。
3.條列式,簡明為主,但不可空洞化。
如果tectbook上剛好有相關的圖,可以依樣畫上,應該能加分的!
4.寫考卷的時候以一頁一題為主,這樣檢查的時候萬一有漏還可補充。
(這是我的寫法,可能不一定對)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